博客來 情緒大腦的秘密檔案
一看到Seligman、Goleman、Ekman、Sapolsky跟Gilbert都參與其中,就讓人忍不住地掏錢。
本書內容簡潔易懂,過程交代清楚,除了作者的功力之外,雖說洪蘭教授的翻譯常被批評,但仍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最大感想是,"實話"必須在自己有一席之地後,再"光明正大"地說,別人才會"信道(台語)".....
Davidson在這本書裡,跟Seligman在"邁向圓滿"一樣,對於許多學術、實務間的衝突都做了些交代,重點是他們沒有在過程中退縮,而是努力地累積證據與實力,讓自己所相信的世界,可以如實地呈現在眾人面前。我相信兩位作者都是自身研究領域的最佳實踐者,而這也是大家都必須學習及努力的方向。
下面是部分章節的摘要,如果與實際內容有所落差,還請大家指教喔...
沒有一腦適用這回事
就如同每個人都有著獨一無二的指紋及臉孔,我們也都有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情緒剖繪圖”。偏離值的概念,引領我們思考顧及個別差異的必要性。每個個體獨特的情緒形態皆需被尊重,但如果已經造成個體困擾,改變自身的情緒形態也是必要的。
而我們的情緒剖繪圖,也就是”情緒形態(emotional style)”,是由復原力、未來展望、社會直覺、自我覺察、情緒敏感度與注意力等六個連續向度所組成。每個向度皆由特定的神經迴路所調控。
神經可塑性的機制,連結至情緒形態是能藉由心智活動加以改變的。
我如何發現情緒形態
作者簡介了自己決定研究情緒與神經迴路關係時,遭遇當時主流取向的質疑。當時關於情緒的研究,僅聚焦在動物實驗與腦傷病患。
1972年,義大利學者Gainotti刊載於”皮質”期刊的”病理上苦和笑”研究,啟發了作者”特定腦區或迴路可導致特定情緒”的概念。
透過實驗,作者開始發現”負向情緒導致右腦較高的活化”與”眼球移動方向與情緒的關係”,並運用EEG進行進一步的實驗。
與精通電子器材的Saron合作,讓作者可以更有效率地運用電生理進行腦部研究。透過Daniel Goleman的引薦,作者得以進行廣告與情緒關係的研究,並發現情緒、臉部肌肉與額葉活化間的關係。更進一步,作者與Paul Ekman合作,發現只有當個體出現”杜鄉微笑”時,左前額葉才有較明顯的活化。作者開始了解,情緒並非僅由邊緣系統所操控,前額葉皮質亦佔有一席之地。
透過與Jerome Kagan的弟子Fox合作一系列的嬰兒研究,作者發現前額葉與情緒間的連結是一出生就存在的。
研究憂鬱症的過程,讓作者發現前額葉皮質可能與人類的趨避情緒有關。
雖說情緒在前額葉的活化上出現明顯的側化現象,但在個別差異上,卻高達百分之三千。這讓作者注意到人類生活經驗上的差異,可以反應到大腦的活動型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