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4月10日 星期六

《 跟你的焦慮當朋友 》


《跟你的焦慮當朋友》

#過度在意評價
「每次都很怕沒東西講,不過我就是很想要過來。」
會談多次,每次都要提醒時間結束才願意離開的當事人。

#難以感知情緒
「我不知道耶,就是沒有感覺。」
眼神飄向地板,臉上掛著擔心,身體微微內縮。

#壓抑情緒感受
「我都這麼忍耐了,他就是不能懂事一點嗎?」
與青春期孩子發生劇烈衝突的家長這麼說。

類似的對話,總會重複地在諮商室出現。

關鍵核心就在於,
缺乏自我覺察與適當選擇的能力。

----------------------------

還記得第一次的讓座經驗。

當時在政大唸書,
我習慣搭捷運進到市區。

從木柵動物園上車後,
車廂空空蕩蕩,
隨意地挑了個靠近門邊的位置坐下。

隨著行車路線越接近市中心,
車廂裡的乘客也就越顯擁擠,
心裡開始冒出一絲絲的焦躁。

停靠「忠孝復興站」的時候,
更洶湧的人潮擠進車廂,
其中包含了一位身形豐腴,小腹微凸,
年約卅歲左右的年輕「姊姊」。

這時候,
坐在門旁座位的我,
內心開始上演小劇場:
她是孕婦耶,我要不要讓位啊?
怎麼都沒有人站起來啊?
我如果讓座,會不會很機掰啊?
反正大家都沒動,我不動應該還好吧?

隨著越多的想法出現,
身體反應也就更加明顯。
呼吸加速,
心跳變快,
甚至感覺到有點熱。

最後,
我決定讓座:小姐,這個位置給你坐。

「不用,你坐就好」姊姊臉上帶著點尷尬。

「沒關係啦,我下一站就到了,妳真的可以坐一下。」
被婉拒的我,
心底開始有點焦慮。

「真的不用,我也下一站就到了。」
姊姊有點嚴肅,
甚至略顯不悅。

「真的嗎?妳可以坐啦!」
感覺到其他乘客的眼神,
我的焦慮指數開始上升,
也有點後悔自己為什麼要讓座。

「那個不是孕婦啦!」
聽到其他乘客低聲交談的我,
感覺到一股像火焰般的羞愧感從腳底燃燒到頭頂。

這時的我,
尷尬地站在原地。

就算還有三站才要下車,
但我只想趕快到達下一站離開。
「怎麼還沒到!!」

我的心臟正撲通撲通地跳,
手足無措到一個極致,
臉也漲到一個不行,
甚至還能聽到其他乘客的訕笑聲,
像透過擴音機般地傳到我耳裡。

--------------------------------

後來,
不管是搭乘捷運或火車,
只要是沒有指定座位的交通工具,
我都會選擇站著,
就算車上空無一人。

剛開始,
我只要一上車,
就會直接站在門邊,
避免尋找座位或之後讓座的焦慮。

但有次搭火車的時候,
一位熱心的阿姨對我大喊:少年仔,那邊有位啦!坐下啦!

當時車廂裡的乘客雖然不多,
但我又感覺到身體裡的羞愧火焰再次燃起:喔!賀喔!
心跳加速,臉部漲紅的我,
只好找個位置坐下。

從此,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就成了我的焦慮來源。

---------------------------------

現在,
我知道我的焦慮來自於,
擔心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在意有沒有表現出社會所認同的行為,
更害怕之前的經驗再次發生。

但這個焦慮並沒有因爲理解而消失,
其實它也並不需要消失。

焦慮是我的好朋友,
它在提醒我一些事情。

每次搭車看到車上有空位時,
我還是會感覺心跳加快,
呼吸有點急促,
甚至感覺燥熱時,
我知道這是身體注意到環境有變動,
我需要做點事情來平復自己的狀態。

這時候,
我會看看車上空位的位置,
想想還有幾個站才抵達,
再評估後續人數的多寡,
來決定自己要不要坐下。

當我坐下來以後,
如果有「可能」需要座位的人上車,
我也會自然地離開座位,
站到一個讓自己舒服的位置,
把座位留給需要的人,
就算那個我認為需要的人沒坐,
至少我也會感覺到自在些。

現在的我,
可以自在地坐或站在車上。

「位置空著也沒用,我就好好坐著吧!」
我可以在坐下的時候,好好休息。

「站著也不錯啊,趁這個機會練習一下微深蹲!」
我還可以在站著的時候,好好訓練身體。

我還是會焦慮。

但差別在於,
我能自我覺察與並作出適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