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一定是精神有毛病,不然怎麼會這樣?”
“我們班上的XXX好容易暴走ㄟ,每次的眼神都好可怕!”
“XX的媽媽真的很奇怪,不按時給XX吃藥,每次都讓他在班上亂!”
“學校導師真不盡責,居然讓同學在留言板上嘲笑我兒子!”
最近因為新聞事件,經常接到一些好奇或擔心的詢問,也由於進入學校場域服務,更能第一手地感受到家長及老師們對於孩子出現精神疾病的焦慮與不安。
就一位專業輔導人員 ( 心理師 ) 的角色,提出下列觀點供大家參考~
同理「 四無」
當孩子在想法、情緒、行為或人際互動上出現明顯困擾或異常時,建議能先向特教老師、輔導教師或專業輔導人員尋求諮詢。
而孩子是否出現精神疾病,則必須透過心理師的評估,並經過兒童心智科醫師的診斷之後才能確定,而非隨意套用或當成標籤。
後續如有進一步需求,可向各地的兒童心智科醫師求助或申請各地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的服務。
當孩子確診出現精神疾病後,我常看見孩子、家長、學校與專業輔導人員接連出現所謂的”四無”現象︰
孩子的「無辜 」
由於大多數的人都對精神疾病缺乏適當的瞭解,所以常對這些孩子存有偏見或恐懼,更有甚者,忽略、指責、排擠與霸凌是樣樣來。
對於精神疾病的錯誤理解與無稽猜測,常讓精神症狀所帶來的影響變成笑話或恐懼的來源,進而讓這些孩子成為無辜的受害者。
家長的「 無助」
傳統上,孩子的言行舉止常歸因於家長的教養能力,但偏離常態的各種表現,卻讓家長承受許多無謂的指責。
我所見到的家長們,大多經歷過漫長的求助,卻無法獲得所期待的改變,最後只能看到他們無助的殘喘。
學校的「無力」
學校所要照顧的,除了特殊的孩子之外,更多的是不了解”他人何以特殊”的孩子、家長跟老師們。
對精神疾病的陌生、繁如牛毛的教育規定、其他孩子與家長的疑惑,以及各種突發狀況,常讓學校疲於奔命。
更令人擔心的是,我常看見學校已經氣力放盡,只能見招拆招,無法做出系統且全面的因應。
專業輔導人員的「無敵 ?」
在前面的”三無”出現之後,孩子、家長與學校常期待專業輔導人員能扮演”無敵”的角色。
而我相信大多數的專業輔導人員,在豐富的專業職能與實務經驗”撐腰”之下,應該都可以扮演好無敵的角色才是。
善用「 四有」
如果,還有一些些的心虛,下面的”四有”原則,應該可以讓您在面對特殊孩子時更有方向。
其實,當孩子在面對精神疾病時,除了必要的醫療介入之外,最需要的就是大人們能陪同克服疾病所帶來的困難。
此時,”四有”原則就變得無比重要了︰
讓孩子「有希望」
精神疾病大多可以在適當介入之下,獲得一定程度的控制或改善。
至於何種介入及程度為何,就必須視個別狀況而定,重點在於”有介入,就有差”。
大人永遠要對孩子抱有希望,只有當你點燃蠟燭的時候,孩子才能看見遠方的夢想。
給家長「 有支持」
當孩子出現精神疾病,家長永遠會是第一個想解決的人,但解決的方式五花八門。
當你看到無助甚至已經準備放棄的家長,其實他們大多已經試過許多解決方法,試著傾聽跟理解他們,給一些情緒同理及正確建議,讓他們能夠在徬徨無助之餘感受到支持。
讓學校「有方法」
學校最希望的是孩子能穩定地在學校裡學習。
因此,對精神疾病有足夠的瞭解、向醫療人員進行必要的諮詢、與專業輔導人員密切合作、相關法規的認識、與各處室進行相關的協調、對學生老師做適當的輔導、跟家長進行溝通等任務缺一不可。
學校必須瞭解的是,精神疾病不是吃藥就好,全面而系統性的介入,可以減少衍生許多後續問題。
使專業輔導人員「有效能」
專業輔導人員除了擁有本身的專業職能外,如何產生專業效能更是一大重點。
從醫療領域進入教育現場,我看見同樣診斷的孩子在不同學校及家庭環境下的處境各異,這讓我體會到專輔人員具備個案管理概念的重要性。
針對每個孩子的狀態與資源,建構必要的系統動力,將讓專業介入產生更大的效能。
精神疾病不像身體上的缺陷,可以一眼就被看見,所以不是被忽略就是被誤會。
專業輔導人員除了協助罹患精神疾病的孩子之外,別忘了家長跟學校也是必須被引導及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