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9月22日 星期五

心理諮商 與 心靈產業 的5大差異


不只一次,郵局的工作人員在看到 “ 四季心心理諮商所 ” 之後,就會好奇地問:

有很多人找你喔?

跟你說話很貴喔?

你知道我現在在想什麼嗎?

甚至吆喝大批同事過來看看我這個 “ 心理師 ” ,就好像我有著什麼魔法似的。




但我總是尷尬地笑著,心裡只想要趕快離開。

今天,到郵局領掛號信,類似場景再次出現。

不過,這次問句變成:
你們跟最近新聞報的@@有什麼不一樣啊?

身後的排隊長龍,讓我不想多討論關於宗教的敏感議題,所以就笑笑地回應:我開Toyota,他開@斯@斯。

我隱約聽到背後的笑聲。

一轉身,發現大家都用好奇的眼光看著我,我只好用笑容一一地回應大家。

回諮商所的路上,腦中再次浮現排隊人們的神情,我想一般民眾應該也會有類似的困惑吧?!




我就嘗試簡單地統整心理諮商跟某些 “ 心靈產業 ” 的差異,讓大家可以有分辨的基準點。

1.協助或拯救

心理諮商嘗試理解你的觀點,發掘你的資源,進而陪伴你面對困境,最後希望當事人能夠勇敢地面對生活。

心靈產業會提供保護傘跟安全感,甚至扮演你生命中的救世主,讓你臣服。

2.部份或全部

心理諮商只是生活中的一部份,你會因為諮商歷程而有所改變,但真實生活還是要自己過。

心靈產業會融入你的生活,讓你無時無刻都惦記著它,甚至佔據你的所有。

3.明確或模糊

心理諮商有固定的進行時間、地點、方式跟收費,某些取向甚至會有固定的處遇計劃。

心靈產業強調隨時隨地在你身旁,供養奉獻盡你所能,包你從內好到外。

4.專業或修持

執行心理諮商需要具備至少碩士學位,通過國家考試,以取得證照,還要持續接受教育訓練。

心靈產業重視自我修練,水準參差不齊,難有客觀的評估標準。

5.保障或運氣

心理諮商由地方衛生局及心理師公會管理監督,當民眾有所疑問或出現爭議,都可尋求公正單位介入處理。

心靈產業奠基於你情我願,諸多法院的判例都以信仰自由被帶過,即便有所委屈也求助無門。


從表面上看來,兩者都算是撫慰人心的工作,但實質上卻有著根本上的差異。

所以,最後我只能開Toyota,他們都開著名車。